神奇的彩云之南,山偉岸雄奇,水靈秀清雅,這里生長大量作為“云南是茶樹起源地”標志之一的野生古茶樹,或單株,或成片成林,分布之廣、數量之多、年代之久遠、樹形之高大,令人嘆為觀止。
在瀾滄江畔的小灣錦繡村,有一棵神奇的古茶樹“錦秀茶尊”,至今已有3200多年,是目前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的人工栽培型茶樹。
從鳳慶縣城出發,蜿蜒崎嶇的山路,沿途的山巒起伏,層林疊嶂,原始森林蒼蒼茫茫,萬物不負春光,滿山的映山紅早已叫醒了春天,有紅的、粉的、白的,像偷偷下凡的仙女遺落林間的披帛,好一副山光明媚的春景。
在山的對面遠眺茶尊,古茶樹如眾星捧月簇擁著錦繡茶尊,鑲嵌在山腰的一顆顆祖母綠,錦繡茶尊無疑是最大的那顆,子孫孫子,星星點點。
茶尊正是風華正茂的時期,樹根堅固穩定,樹頂像剛炸開的焰火一樣繁密,陽光從縫隙中穿透,熠熠閃光,像佛光普照的樣子。那翠綠的顏色,油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。正面看去,像一把大傘,庇護著萬物生靈;從側面看去,又像極了一位留著胡須的老者,凝視著天下。足以使人驚嘆、使人感動。茶尊比商紂王還要年長百歲,這些歷史名人都已作古,而茶尊依然枝繁葉茂生機勃勃地面對陽光雨露享受春風秋月,我們人生漫長而不過百年,在錦繡茶尊的生長中,我們的人生卻只是滄海一粟,來到它腳下時,我們驚嘆感動之余又肅然起敬。
全世界的信教徒會不遠千里迢迢的去到拉薩,尋找信仰的起源,茶人覲拜茶尊,亦如此。從世界各地,奔赴至此,祈福祝愿,以表示對茶尊這一棵古茶樹的特殊崇拜之情。他們相信,這一株沐經千年風雨的萬古蒼翠具有某種神奇隱秘的力量,在茶尊腳下祈愿,對茶對話,便可如愿以償,得心靈之安慰。在茶人心中,古茶樹是他們心中的圖騰。
自古以來,中華民族就是一個對神懷有虔誠信仰的民族,茶及其古茶樹是滇西南少數民族的信仰物和人神之間交流的橋梁。彝族同胞稱古茶樹和古茶樹衍生物的茶樹為本山茶、按照民族語言的含義即為這座山的茶和我們的茶,更深的含義是我們的茶神。在有野生茶的地方民風純樸,鄰里和睦,大家互相依靠,不計較得失,充分印證了《茶經》中的語言:“茶之為用最宜精行儉德之人?!惫挪璩蔀槿藗兊木窦耐?,因為有了古茶人的交往、有了道德意義上的人格對等,古茶成為當地世居民族祭神和人與人交往的專用物。錦繡茶尊有“香竹妹與本山哥”“茶神老祖”等神奇的傳說,總之都在受茶尊庇佑的茶農們歌頌這個神秘而古老的樹。據說,盡管陰雨綿綿,茶尊的有緣人每次上山還未到樹下,像誰撥開迷霧,天空立馬放晴,等到有緣人下了山,又開始雨柱不止。
在小灣、腰街等地的彝族百姓有這樣一種習慣每逢春茶下樹和夏茶開采之前,家庭的長輩要以最真誠的方式,以民族的禮節在古茶樹下面燒香祭拜,將茶樹作為神來祈求平安。
壬寅年農歷二月十六,這是一個吉祥的日子。春風吹,戰鼓擂,錦秀茶尊下,百花爭艷,人們虔誠覲拜,舉行著“覲拜茶尊”的儀式。
蘆笙吹起來了,香火點起來了,覲拜活動正在如火如荼進行著。鳳慶縣茶葉協會會長、滇紅集團副總裁蘇向宇讀了覲文,與到場的茶人覲拜茶尊,祈求風調雨順、茶葉產業長青。接著來自瀾滄江流域的彝族同胞以本民族特有方式覲拜錦秀茶尊,祈求茶尊為本民族消災避邪、添福添壽,賜予幸福。覲拜結束后,彝族同胞在茶尊下載歌載舞,歡慶春天的開始,迎接春茶的豐產。
種茶、賣茶的人感念茶尊,茶讓我們豐衣足食,喝茶的人感念茶尊,茶給了我們健康,我感念茶尊,茶讓我心安。
張潔/文圖